你對馬來西亞檳城的印象是什麼?
為什麼當初不先去吉隆坡卻先跑到檳城呢?
其實出發前我對檳城的印象就停留在港劇單戀雙城裡,
再加上馬來西亞朋友跟我說檳城比較安全、食物很好吃還有吉隆坡很無趣。
所以我就一個人屁顛屁顛貌似查了一些資料;
實則不清不楚的跑到檳城去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現在想一想還真是有點人來瘋吼,不過玩得開心平安歸國就好!
先來認識一下喬治市:
喬治市(馬來語:Georgetown),
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也是馬來西亞檳城州的首府,
1957年成為馬來西亞首個大城市。
以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命名,喬治市位於檳島東北部,人口227,972人。
整個喬治市都會區(檳城都會區)則涵蓋檳島,威省,雙溪大年及居林,有約229萬人口,
超越了人口180萬的新山都會區,是馬來西亞僅次於巴生谷都會區的第二大都會區。
喬治市是檳城州乃至整個北馬區的政治、金融、旅遊、文化和高等教育中心。
喬治市在2008年7月7日正式和馬六甲州的首府馬六甲市一起登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這裡也可以被稱為「腳車城」。
(resources: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6%B2%BB%E5%B8%82#.E5.A3.81.E7.95.AB.E9.A2.A8.E6.BD.AE)
首圖就是喬治市超有名的姊弟共騎啦!(在港劇一再出現喔哈)
壁畫是由來自立陶宛的藝術家Ernest Zacharevic,為喬治城節慶 (George Town Festival 2012) 而創作的街頭畫作。
不過要從我的住宿地點搭乘免費的CAT巴士去繞繞喬治市,就要走一小段路到光大,
沿路會經過一些店家,檳城給人的感覺不是大城市的那種壓迫感;
而是很親切、很隨和的感覺,讓人在不知不覺間就可以融入這個城市。
走在路上就會看到光大啦~
光大廣場(Komtar)
檳城最高的建築物,提供壯觀的景色與豐富的娛樂活動。
光大廣場 (KOMTAR) 60 樓的觀景台提供獨特的機會,讓您的視野跨越檳城的萬閣重樓,將遠處的山海美景盡收眼底。
761 英尺 (233 公尺) 高的建築物矗立在城內其他所有建築之上,呈現無與倫比的天際景觀。
光大廣場「KOMTAR」是「敦阿都拉薩綜合大廈」(Kompleks Tun Abdul Razak) 的縮寫。
這座 12 面幾何造型建築物的命名,是紀念已故的馬來西亞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薩‧胡笙 (Tun Abdul Razak Hussein) 命名。
其在 1986 年落成時曾是東南亞最高的建築物。它當時也是檳城第一座觀光型零售中心。
(resources:https://www.expedia.com.tw/KOMTAR-Penang.d6113866.Place-To-Visit)
在這個百盛廣場的交叉路口就有一個很大的公車轉運中心拉~
找到這個牌子之後就可以放心地上車啦!
建議是可以坐到總站在下車,因為我覺得喬治市裡的著名景點真的步行就可以抵達囉!
搭乘CAT到終點站下車後,姓氏橋其實就在附近了。
姓氏橋(Clan Jetty)
馬來西亞檳城州檳島東北部海邊的海上橋狀木屋區,各橋主要以姓氏宗親分而聚居,
最長的木橋向海延伸約500米,有者較短,左右建滿了木屋。
原本共有9座姓氏橋,但在城市發展巨輪下有兩座姓氏橋被拆除興建成中廉價組屋。
姓氏橋為喬治市(檳城州首府)的一部分,而喬治市在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姓氏橋是喬治市重要的文化古蹟之一,它充分表現了喬治市海上居民的生活特色。
(resources: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7%93%E6%B0%8F%E6%A1%A5)
其中呢又以姓周橋最為有名,入口處到達囉!
這邊好像是拍過初戀紅豆冰的場景,
但是我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啦所以不怎麼清楚哈。
然後其實姓周橋我連去了兩次(第二次純粹太閒所以又搭車晃過去);
第一次去的時候因為在下雨所以人比較少,
第二次去艷陽高照所以小小的巷子裡面塞了超多人的!
雨天搭配濾鏡感覺特別有感覺吼~
雨天沒有濾鏡,
房子跟房子間離的很近;
而且房子是建在水上真的很特別,
然後居民會騎著摩托車、腳車和推著推車在木板小路上來來回回。
住家的外邊大都改成了販賣紀念品的小店,
(而且我還是在買紀念品的地方拿到一張喬治市超實用的地圖,
完全打趴機場拿的那一些啊哈哈哈!)
還是有幾戶住家仍然只是單純的住家,
眼睛不經意掃過去還是有人在晾衣服、在看連續劇。
但是啊,短短的這一條他們家門前的路,
半數以上的住家都改成了店家;
家門前充斥著遊客來來去去,
箇中滋味到底是如何恐怕也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吧。
喬治市藝術壁畫街
目前定居於檳城的立陶宛藝術家恩尼斯(Ernest Zacharevic),
來到喬治市特別有感覺,在此創造6幅有特色的壁畫,
且在當地掀起一股壁畫風潮,現在喬治市已成為全亞洲最多壁畫的城市,
檳城旅遊局表示,總計有30幅的手繪壁畫及52幅鐵塑壁畫,
而其中3幅恩尼斯的作品因此爆紅,也為喬治市帶來不同的觀光效益;
恩尼斯的壁畫除了在斑駁街道呈現檳城的歷史文化特色,重點是這些畫還能與旅客「互動」。
(resources:http://travel.ettoday.net/article/511379.htm)
恩尼斯最有名的三幅畫就是下面這三幅啦:
姊弟共騎
機車上的男孩
翻牆的小孩
然後走在路上東張西望一下隨時都可以發現壁畫或是各種藝術作品;
像下面這幅是在姓周橋過馬路第一個看見的。
再往前就碰到貓咪;
還有許多鐵製牆壁藝術品;
然後其實我在買紀念品的時候,
跟店家問路得到了一張喬治市的景點地圖,
真的是詳細到我都要感動落淚了!
雖然後來我還是大迷路,
不過吼,繞來繞去就會走到不是目的地的另外一個景點也是很有樂趣的事情嘛!
旅行不就是這樣嗎?在莫名其妙的狀況下得到意外的驚喜跟快樂:)
舊關仔角鐘樓(Jubilee Clock Tower)是馬來西亞喬治市的一座摩爾式鐘樓,
位於萊特街(Light Street/Lebuh Light)和土庫街(Beach Street/Lebuh Pantai)的十字路口,
為慶祝1897年維多利亞女王鑽禧慶典而建。鐘樓高60英尺,每英尺代表女王在位的一個年份。
(resources: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A7%E5%85%B3%E4%BB%94%E8%A7%92%E9%92%9F%E6%A5%BC)
其實我第一次搭公車就超想來這個鐘樓,
網路上說色戒有在這裡取景耶!(我有看電影但沒什麼印象了喔哈)
然後我在附近繞超久,兩光如我怎麼都找不到路,本來想說算了!
隔日我搭上公車,請司機到鐘樓附近跟我說,
結果才發現鐘樓是CAT巴士的某一站,其實離姓周橋那邊有點距離哈哈哈哈!
總之還是很幸運地抵達,又默默發現周遭的建築物超級英國風的!
是不是有人在歐洲的錯覺?
真心超級美的啦。
Church of the Assumption
這一座教堂是在西元1786年由英國的上校法蘭西斯萊特建置的,
也是坐落在喬治市裡面喔!
(resources: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urch_of_the_Assumption_(Penang))
聖喬治教堂(ST. GEORGE'S CHURCH)
聖喬治教堂(ST. GEORGE'S CHURCH)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英國教堂。
這座莊嚴、宏偉的教堂之建築比例對稱,它有大理石的地板及高高的尖頂。
這也是由英殖民政府指示罪犯於 1818 年建立而成,其入口處設有一座紀念遮篷,用以紀念萊特最初抵達檳城時的景象。
(resources:http://place.qyer.com/poi/V2wJYFFiBzBTYw/)
這座教堂真的超美的,而且是在我迷路要前往愛情巷的路上遇到的,
上一個教堂跟聖喬治和愛情巷離的超級近,
也有點算是亂晃後的小驚喜哈哈哈!
順便說一下聖喬治和CAT往市區的站牌超級近的,
如果要回去市區可以在這邊搭車喔!
愛情巷
愛情巷約為500米,兩邊都是旅館,巷子裏有美食和咖啡館。
(resources:http://place.qyer.com/poi/V2UJYlFvBzFTZ1I3/)
愛情巷其實就短短的路程就可以走完,
旁邊真的很多背包旅館然後有看到幾組外國旅客。
雖然看起來是比較有歲月的建築,不過並不會讓人覺得很creepy囉!
路上還拍到一間很可愛的學校~
張弼士故居
這座靛藍色的中式庭院建于 1880 年代, 位于喬治市(Georgetown),
曾是 19 世紀建立槟城海峽定居點(Penang Straits Settlement)的著名華人張弼士的居所。
修建房屋的工匠全是引進中國的雕刻師傅,他們使用本身的技能建成府邸內 38 個房間、5 個磚石庭院、7 座樓梯和 220 扇窗戶。
1990 年代,張弼士故居在在城市發展的洪流中差點毀於一旦,
多虧 Laurence Loh 等遺跡保護者的不懈努力,它才得以保留,為人們繼續展示著昔日的輝煌,
好比精美的中式樑柱雕花、哥特式盧浮窗、黃褐的磚牆,以及繁複的碎瓷拼花、新穎的彩玻嵌板、斯托克地板和蘇格蘭鐵制器物等。
庭院佈局依風水而定,內部陳設的不少塑像、雕刻、掛毯等古董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2000 年,耗資 760萬令吉進行修複完善的張弼士故居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亞太文化遺産保護獎(Unesco Asia-Pacific Heritage Conservation Award)頒獎禮上獲得了亞太區“最佳項目”的榮譽。
(resources:http://www.tourism.gov.my/zh-tw/places/states-of-malaysia/penang/cheong-fatt-tze-mansion)
這裡也稱作藍屋,而且離愛情巷頗近的
(只是我一直迷路,後來一位當地華人說要騎機車帶我去,我也失心瘋上車,
現在想想真的很好笑哈哈哈!)。
入場參觀需要門票,而且有導覽人員,
不過因為我很懶所以只在外片拍照就閃人囉!
有興趣的可以進去參觀看看。
吉寧甲必丹回教堂
吉寧甲必丹回教堂是檳城最古老及最大的回教堂,建於1800年,原本屬方形並附設長廊及斜脊屋頂。
1926年,由回教和印度教徒捐贈及禮聘而來的建築師將它披上摩爾式建築色彩。
該寺的乳白色外表及金黃色的圓頂更是一個大特色。
(resources:http://place.qyer.com/poi/V2wJYFFiBzBTYg/)
這座回教堂其實是我在找去小印度的路上碰到的
其實講起來好多景點都是我迷路的路上碰到的,
講起來有點不好意思又有點好笑哈哈哈!
不要看照片感覺小小的喔,實際上真的很壯觀,
而且圍欄裡面還有超大一片的腹地的!
小印度 (Little India)
走進小印度的入口時感覺超妙的,
感覺像咻的一聲,你人就抵達印度了!
路上很多在賣鮮花跟鮮豔糕點的小店舖;
路上所見幾乎百分之九十八吧,都是印度人,
然後招牌上充滿了滿滿的印度風。
連商店裡都是播放印度流行歌,真的是很有趣的經驗!
順帶說一下,一定要來小印度喝奶茶的啦!超yum yum。
寫到這裡,我的馬來西亞檳城之旅就要在這邊告一段落了!
其實很多人會把檳城、蘭卡威跟沙巴排在一起,一次跑三個點,
不過因為我假期有限,所以就非常懶散的在檳城漫步。
要我說說檳城這裡嘛,
就是一個像我這樣完全沒方向感的人也可以玩得很開心的地方。
尤其是喬治市,沒事就搭免費公車去晃晃就也很愉快!
檳城算是馬來西亞治安最好的地方,不過如果是一個人去旅行的話還是要記得當地人跟我說的話,
別在外面待的too late就好囉!
所以第一次自己一個人的旅行完全大成功yeah!